足球歷史

Say hi to soccer

(12351305)《宋太祖蹴鞠圖》

1872年英格蘭與蘇格蘭隊之間的比賽的新聞插圖

古代足球

古代足球出現於中國戰國時代的蹴鞠2004年初,經專家、學者的考證和國際足協的確認,古代中國的蹴鞠是足球運動的最早雛形,亞洲足協秘書長維拉潘頒發了起源紀念盃和證書。 早在2300多年前,蹴鞠就已誕生併流行於中國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最早確切可信的文字記載這項運動者,當屬《戰國策》和《史記》,當時它以具有軍事性和娛樂性雙重性質的活動而被記錄下來。其後經過改良令蹴鞠慢慢普及,到了隋、唐時代,蹴鞠和佛教一起傳到了日本,今日日語及韓語中仍可見稱足球為「蹴球」的用法,這便是受到中國的影響。

古代足球無論在規則、運動方式等均與現代足球存在很大的區別。

 

現代足球

現代足球運動公認為起源於19世紀中期的英國。最早的職業聯賽也在同地開始。18631026日,世界上和西歐第一個正式的足球組織英格蘭足球協會在英國首都倫敦成立。此後,足球運動在全球廣泛傳播。而現代足球運動的比賽章則,皆基於當時的英格蘭足球協會比賽章則演化而成。18631026日這一天也被作為現代足球運動的誕生日。

目 前,歐洲與南美洲被公認為足球水平最高的兩大洲,主要的足球強國都集中在這兩個洲,足球在這兩大洲都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歐洲足球流派技術簡練實用,注重 配合,個人素質上力量強,速度快,作風硬朗,以德國、意大利、法國、荷蘭、葡萄牙、英格蘭、西班牙等為代表,歐洲擁有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職業聯賽。南美洲足 球流派則講究個人技術,注重短傳配合和個人突破,以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等為代表。

在其他洲方面,除了亞洲以外,其他洲的足球盛行程度也尚稱平均。長期以來,足球在北美洲發展緩慢,在美國和加拿大都不是第一運動,但近些年美國的足球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而中美洲的大多數國家均為足球為第一運動,而且實力不俗,最強的球隊是墨西哥。

而大洋洲則以紐西蘭獨強,其他國家足球水平很低。澳大利亞的實力強於紐西蘭,但已經加入了亞足聯。

足球在非洲是第一運動,而且非洲尤其是西部非洲是近年足球水平進步最快的地區,尼日利亞、塞內加爾、科特迪瓦、喀麥隆、加納近幾年湧現出不少優秀球員。

足球在亞洲地區也非常盛行,但大多數國家足球水平並不高。近年亞洲足球有了一定的進步,在2010年非洲舉行的世界盃比賽上,有2支亞洲球隊打進淘汰賽。

足球運動在世界各地區的流行程度;所有綠色國家均視足球為第一運動,分佈可見足球不愧被稱之為「世界第一運動」

 

常見技戰術

基本技術

名稱 內容
踢球 用腳內側、腳背正面、腳背內側與外側、腳尖、腳跟傳球、射門
接球和控球 用腳部、胸部、腹部、大腿、頭部
前額正面、側面(原地、助跑、跳躍、魚躍)
搶球 正面、側面;倒地鏟球,截球
運球過人 腳背正面、內側、外側等的運球;各種過人技巧
界外球 原地擲球,助跑擲球

 

比賽戰術

足球比賽時常見的戰術有:

個人戰術 進攻: 跑位、傳球、運球過人
防守: 選位、盯人
集體戰術 進攻: 21配合,三打二配合、切入、插上、直線
防守: 補位、圍搶、造越位陷阱
整隊戰術 進攻: 邊線進攻、中間進攻、快速反擊
防守: 區域防守、人盯人防守、混合防守

死球戰術 一腳射門

戰術射門

比賽陣形 主條目:足球陣式

4-4-2
4-3-3

4-5-1

4-2-3-1

4-1-4-1

5-4-1

5-3-2

3-4-3

3-5-2

等等

 

球員

每場比賽通常都係由兩隊球隊進行競技,而大場比賽嘅每支球隊都會派出十一名選手落場比賽,另外重會有幾名(五至八名)後備球員負責替補,至於一場正式比賽嘅替補名額係可以換三個人。(包括1名守門員,3-5名後衛,2-5名中場,1-3名前鋒球員組成。)

落 場嘅十一個人,分別會負責唔同嘅崗位,包括企最前負責進攻爭取入波得分嘅前鋒,喺前鋒後面少少嘅係中場,中場又分為進攻中場同埋防守中場兩種,前者主要協 助前鋒進攻,而後者就主要協助防守,而喺中場後啲就係主要負責防守嘅後衞;有人話後衞係龍門前嘅最後一道防線,係因為闊7.3米嘅龍門前面只有一個守門員,雖然話守門員係可以用手掂波,但其實如果後衞有咩閃失而令對方形成單刀,守門員一個人好難守得晒成個龍門,咁對方入波得分嘅機會就好大。

 

裝備

球員必須的基本裝備包括以下個別項目(國際足協球例,第四章)

1.球衣或運動衫

2.短褲:假如球員穿着單車褲的話,其顏色必須與其短褲主色相同

3.長襪

4.護脛

5.

 

球場

 

標準尺寸的足球場。並不是所有足球場都一樣大, 不過許多職業球隊的球場一般是長105(115)、寬68(74)(例如:諾坎普體育場、聖西羅球場、老特拉福德球場、安聯球場)還有一些足球場大小略有變化(斯坦福橋、伯納烏球場)

 

球證

足球比賽中有1名主球證和2名邊裁,責任是在整場90分鐘的比賽中根據球例判罰球員。

警告和處罰

對球員黃牌警告,紅牌罰出場外。紅黃牌第一次使用是在1970年世界盃足球賽

此記錄在國際足協球例,第十二章。

 

黃牌警告的犯規

一名球員如觸犯下列七項任何一項時,必須被黃牌警告:

1.欠缺體育精神行為。

2.用言語或行動表示不滿。

3.屢次觸犯比賽規則。

4.阻延重新開始比賽。

5.在開角球、自由球或擲界外球時未有遵照法例規定的距離。

6.未得球證員許可擅自進入或再次進入球場範圍。

7.未得球證員許可故意離開球場範圍。

一名後備球員或已被換出的球員如觸犯下列三項時,必須被黃牌警告:

1.欠缺體育精神行為。

2.用言語或行動表示不滿。

3.阻延重新開始比賽。

 

紅牌離場的犯規

一名球員、後備球員或被換出的球員如觸犯下列十項任何一項時,必須被紅牌驅逐離場:

1.嚴重犯規。

2.凶暴行為。

3.向對方球員或其他人吐口水。

4.故意手球引致破壞對方一個入球或一明顯入球機會(守門員在其十八碼禁區不適用)

5.當一球員向對方球門推進,但被對方球員侵犯而破壞一明顯入球機會,因而需要判罰一(直接)自由球或十二碼。

6.用攻擊性、侮辱性或唾罵性的言語或動作。

7.向球證豎起姆指

8.使用興奮劑等藥物。

9.在同一場比賽中被警告後再觸犯應被警告的規則。

10.一名被紅牌驅逐離場的球員,後備球員或已被替換的球員,必須離開比賽場地及技術指導區域。